新華社天津6月9日電 題:天津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以解“難題”答“考題”
白墻紅瓦,寬街明巷,綠樹成蔭……走進潮白河畔的天津市寶坻區口東鎮老莊子村,仿佛置身畫境。
“幾年前,村里道路不平,到處私搭亂建,一刮風就是一身土,一下雨就是一身泥,誰能想到今天的變化!”退休教師李德祥說。老人時常在村里遛彎,看看花、健健身,美好的環境讓他感到幸福滿滿。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老莊子村的變化,離不開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振龍的用心推動。
2018年,天津市開展村級組織換屆,王振龍上任,書記、主任“一肩挑”的他決心和大伙兒一道,“讓村里換上新面貌”。
他帶領村“兩委”,以黨建聚力,用服務凝心,制定了為民服務解難題清單,全力解決村民“急難愁盼”:新建6公里的水泥路,鋪設3公里污水管道,完成村民的戶廁改造工作……人居環境整治“會戰”結束,老莊子村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讓黨員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組織,享受到便利服務,村“兩委”下大力氣將村黨群服務中心修繕一新,并規劃建設了嶄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了村民辦事大廳,建成了百姓講堂、書畫室、兒童之家和老年之家等功能室。
“有事找支部”,成為老莊子村村民掛在嘴邊的話。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村內成立了5支志愿服務隊,擁有了6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黨員干部帶頭為村民上門義務維修、代買代辦,幫助老人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鄰里互助蔚然成風……
老莊子村的蛻變是近年來天津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縮影。
黨的十九大以來,面對新時代新考題,天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村社區100%成功換屆、100%“一肩挑”,連續5年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有力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街道港云里社區有4個自然小區,與許多老舊小區一樣,社區在建設之初并未施劃停車泊位,停車亂、停車難問題特別突出,群眾要求改善整體環境、提升治理水平的呼聲十分迫切。
為破解難題,港云里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孫茜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創新工作模式。不久前,一場以黨員為骨干,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警務室、居民代表、相關利益人共同參加的專場議事在社區議事廳舉行,通過“我說您聽—您說我想—我做您看”的模式,為規范社區停車問題出謀劃策,最終硬是從寸土寸金的小區里,擠出了上百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社區居民停車之難。
孫茜表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體系為基層社區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也讓群眾的獲得感更足、幸福感更濃。”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