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南露天煤礦建起全疆首套直裝式篩分樓和室內分流站,全過程生產環節煤不落地,降低環境及土壤污染。 (央廣網發 何龍 攝)
央廣網昌吉6月13日消息(記者 羅成 通訊員 劉茜 楊茗茹)6月的新疆昌吉,藍天澄澈,鶯啼綠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庭州大地處處生機盎然。
近年來,昌吉州唱響新發展理念,深入推動生態治理、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綠色發展,讓天更藍、水更清,鳥兒歡歌、綠草茵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傳播生態文明唱響環保“好聲音”
“共建清潔美麗世界”。這是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22年六五環境日主題,旨在促進全社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在共建美麗中國的同時,進一步體現中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作用。
“在你心中,美麗昌吉是什么樣子的?”“我們能為美麗昌吉做些什么?”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期間,昌吉州生態環境局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陸續推出主題海報、主題微視頻等新媒體產品,激發全民參與環保行動的熱情。
“把青春融進每一片綠色,把汗水灑向每一條江河……”昌吉州生態環境局環保鐵軍唱響《環保人之歌》,悠揚動人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在庭州大地傳唱。這次全民大嗨歌,唱出的不僅是詩意景色,更唱出了大家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留住鳥語花香,共建美麗昌吉的環保“好聲音”。
昌吉州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雪輝介紹,今年環境日昌吉陸續推出14項各類活動迎接環境日的到來,包括組織開展自治州2021年環境質量狀況新聞通氣會、自治州六五環境日宣傳咨詢活動、昌吉州生態環境保護知識答題活動、“美麗昌吉”隨手拍活動、“環保小衛士”繪畫大賽、“情暖童心 微愛圓夢”主題實踐活動、“最美基層環保人”評選活動、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活動、生態環境保護志愿服務等,弘揚生態文化,全面展現全州生態文明建設的顯著成效,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這幾天,一場場宣傳活動,在全州各地落地開花。此外,昌吉州生態環境局常態化在各類媒體上持續、廣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報道,大力倡導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和諧共進
行走在奇臺縣西北灣鎮滿營湖村,一片片整齊排列的樹木宛如畫卷一般。
這里是奇臺縣距離沙漠最近的村。自1999年起,奇臺縣拉開了大規模治理沙漠、保護環境的序幕,每年春秋兩季,上萬人組成植樹大軍,浩浩蕩蕩開赴沙漠沿線。依托國家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和防沙治沙等項目,歷經20余載,奇臺縣構筑起東西長65公里、南北寬3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完成人工治沙造林面積50萬畝。
種下綠色,就種下了希望。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幾十年來,多少曾像滿營湖村一樣在沙漠邊緣掙扎的村莊披上綠裝,重現生機。
在昌吉市庭州生態綠谷,綠植、鮮花組成的花田林海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喜歡晨跑的昌吉市民閆娟在州生態綠谷慢跑時,常用手機記錄藍天白云和斑斕花海。閆娟說,昌吉的空氣質量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近年來,昌吉州把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基礎性、底線性任務,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統籌推進重點污染防治任務落實,堅決打贏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昌吉州堅持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2021年在“提氣、降碳、強生態,治水、固土、防風險”等方面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使“南護天山、中建綠洲、北固沙漠,全要素保護生態環境”等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
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昌吉州區域同防同治機制不斷完善,大力推動重點領域深度治理,針對重點項目,加強調度統籌推進,形成有效減排抓手。工業企業提標治理深入推進,爭取4123.1萬元中央資金支持企業深度治理和提標改造。26個重點行業172家企業全面實行重污染天氣績效分級管控,440家企業實行污染減排清單化管理。2021年全州大氣減排工作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減排分別為2347.8噸、919噸、494.8噸。
在打好碧水保衛戰方面,全州49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立、治”工作全面完成,15個污水處理廠均穩定達到一級排放標準,完成COD、氨氮減排分別為94噸、6噸。
推進凈土保衛戰方面,全州36家企業納入土壤重點監管范圍,并完成自行監測和隱患排查。對10家涉鎘等重金屬企業實施全口徑監督,未發現農田受到重金屬污染,全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
今年以來,昌吉州生態環境局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推行“先服務后執法”監管模式,通過實地調研、分類指導、精準施策、主動幫扶、依法監管,確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服務到位、落實到位,邀請行業專家對全州500余家工業企業開展污染源專題培訓,提升企業主動減排、主動治污意識。
美麗家園你我共同守護
“您可以通過輸入電話號碼、刷卡、掃二維碼3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開啟4個垃圾箱窗口,按照餐廚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提示分類投放垃圾,然后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積分了。”5月29日,在瑪納斯縣瑪納斯鎮西海雅苑小區一座剛建好的垃圾房前,環保志愿者給小區居民講解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并獲得積分。
近年來,昌吉州系統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以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以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為抓手,持續發力治理修復生態環境,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2021年度,昌吉州全面完成了自治區下達的空氣質量考核目標。2022年1月1日至5月31日,昌吉市(代表昌吉州考核)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6.28;空氣優良率為58.7%,重污染天數25天,同比減少3天,PM_2.5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昌吉州監測的9條主要河流水質總體優,按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評價,監測的17個斷面水質:Ⅰ類水質占58.8%、Ⅱ類水質占41.2%。全州7個縣市13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全州16個國家土壤環境監測網基礎點位,8項重金屬和3項有機物含量經監測均未超過風險篩選值,達標率100%,土壤環境質量總體較好,在清潔和安全范圍內。
近年來,重點排污企業在線監控設施建設不斷提升,昌吉州共計聯網115家污染源企業726套在線監測設備。全州國控重點監控企業數據一項項措施落實,一組組數據展現,交出的是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訴求期盼的答卷,描繪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
生態文明是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美麗昌吉建設同每個人息息相關,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和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為此,昌吉州生態環境局廣泛動員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不斷提高公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圍繞六五環境日、全國低碳日、生物多樣性日等重大環保紀念日,開展“美麗昌吉,我是行動者”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實踐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引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做“保護生態環境 建設美麗昌吉”的倡導者、宣傳者、建設者、踐行者、推動者和守護者。
藍天白云、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鳥語花香,魚翔淺底、田園風光,匯聚成一幅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
下一步,昌吉州將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更大力度組織公眾更多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