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落白,腳下一片青綠,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河西走廊,感受這些年來生態發展的“新河西”。
由甘肅省委網信辦指導,省生態環境廳、甘肅日報報業集團主辦,甘肅新媒體集團·每日甘肅網承辦,甘肅濱河食品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清潔美麗看河西——2022主流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主題采訪活動自6月5日啟動以來,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報道、多個平臺推送,全媒體、全方位展示甘肅省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清潔美麗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效。
“清潔美麗看河西|2022主流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活動備受關注,省內外主流媒體廣泛報道,新華網、新甘肅客戶端、每日甘肅網、絲路明珠網、甘肅經濟日報、縣融媒平臺等形成報網端微媒體矩陣,聚焦報道河西地區生態環境治理成效,營造了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
截至6月13日,“清潔美麗看河西|2022主流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共產生原創稿件185篇,轉發稿件145篇,與此相關信息量約有6373條,其中客戶端2883條,網站1264條,微博1263條,微信742條,視頻150條,論壇50條,數字報21條。新浪微博話題#美麗中國·生態甘肅#閱讀量達4595.6萬,討論2577條;#清潔美麗看河西#閱讀量達4095.4萬,討論132條。
其中,新華網《2022生態環保行|向綠而行:“戈壁鋼城”嘉峪關的B面》《2022生態環保行|甘肅張掖,何以“江南”?》、新華網客戶端《2022生態環保行|“千年馬場”三年之變》、中新網《甘肅發布2021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空氣質量達十年最好》、甘肅經濟日報《甘肅省“六·五”環境日主題宣傳啟動》、新甘肅客戶端《【2022生態環保行】 山丹馬場“生態+”文章越做越漂亮》《在永昌縣,遇見甘肅版“花果山”》、每日甘肅網《【2022生態環保行】張掖國家濕地公園:從鹽堿荒灘到綠色勝地的幸福嬗變》《【2022生態環保行】碳中和時代的先行者 酒泉這家企業將垃圾焚燒變電能》、絲路明珠網《金川峽水庫繪就綠色美景》等多篇新聞稿件引發網絡熱轉。此外,每日甘肅網制作了“2022主流媒體甘肅生態環保行”專題,推出一系列微海報等新媒體產品,有效傳播河西地區清潔美麗畫卷,引發網民點贊關注。
為期5天的采訪,記者們用筆尖記錄、鏡頭拍攝,讓采訪“接地氣”,讓新聞作品“冒熱氣”“沾泥土”“帶露珠”,讓綠色、環保的河西五市同大眾見面。一路上,采訪團成員認真聆聽每一個故事、深入挖掘每一條線索、用心感受每一處變化。
在張掖市,記者們來到山丹馬場,靜謐的草原上不時響起清脆的馬鞭聲。極目遠眺,牧人揮舞著馬鞭,大聲吆喝著馬群,陡然間群馬奔騰,甚是壯觀。
良好的環境,離不開張掖市開展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整治攻堅行動。近年來,張掖市堅決扛牢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通過整治修復,祁連山保護區核心區全部農牧民、緩沖區34%農牧民搬出安置,提前3年完成草原減畜任務;對處于核心區、緩沖區的旅游設施項目,全部拆除基礎設施,完全關閉撤離;處于實驗區的,全部停業整頓,在落實環保措施、補辦缺失審批手續后規范運行。
同時,張掖市還以高標準謀劃實施造林綠化示范建設,連續4年完成以“一園四帶”為主的大規模國土綠化營造林211萬畝,治理退化草地372萬畝,林木覆蓋率達24.46%。持續推進野生動植物及棲息環境保護工作,野生動物種群顯著增加,全市7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3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率達100%。
在武威市,記者們走在海藏公園的木棧道上,微風拂過,花香撲鼻;百鳥啁啾,水草搖曳,景色美不勝收。
近年來,武威市把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作為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持續開展河湖“清四亂”、重點鎮以上污水處理廠問題排查整治、全市污水處理設施排查整治、涼州區供排水集團公司污水處理廠問題診斷及整改優化等水環境保護聯合專項檢查,確保水環境質量穩定向好。同時,完成全市市級、縣級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和鄉鎮水源地基礎信息調查。三縣一區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建成投運,出水水質達到再利用標準要求。如今,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在武威徐徐展開,為人民帶來了更加充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本次活動中,媒體作為重要的參與者之一,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媒體聚焦隴原秀美山川大地,旨在促進全社會增強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投身生態文明建設,在共建美麗中國的同時,進一步體現中國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