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普洱持續陰雨,當地勐先河水流清而急,滾滾向南匯入曼老江后,流入亞洲最長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
圖為6月30日,空中俯瞰普洱市的茶山(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勐先河邊一度毀林造田,青山變荒山?!?984年一場洪水和泥石流,吞了上千畝即將秋收的良田?!碑數剞r民陳啟學感嘆,“損失巨大,教訓慘痛!”
自那以后,痛定思痛,普洱推進植樹造林和育林護林。家家戶戶扛著鋤頭鐵鍬爬上荒山種樹。有人盜采林木,就會被民眾舉報。
眾志成城,普洱這座與緬甸、老撾、越南三國接壤的邊境城市一點點復“綠”,成為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生態綠洲。2013年,普洱被國家委以重任——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探索一條邊疆欠發達地區立足自身優勢發展綠色經濟之路。
圖為6月29日,普洱市一家企業的中藥材種植基地。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十年間,普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強化生態空間管控,加強生態保護和污染源頭管控,處理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從源頭保護好綠水青山。
如今,普洱森林覆蓋率達74.59%,建成自然保護區18個,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350天以上,生物多樣性愈發豐富,境內活動的野生亞洲象占全國種群數量的六成以上。
2016年,普洱率先在中國推行GDP與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雙核算、雙運行、雙考評機制。GEP的核算讓森林、空氣等這些原本“無價”的自然資源,轉化成“有價”的生態賬本。當年,普洱GEP就高達5058億元(人民幣,下同)。
殷實的“綠色家底”為經濟發展增加了底氣。普洱逐步推動傳統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建設特色生物、清潔能源、休閑度假、現代林產業四大綠色產業基地。
圖為6月29日,普洱市一家生物醫藥企業的生產車間。中新社記者劉冉陽 攝
普洱有著上千年的種茶史,茶產業近年朝著有機茶方向發展,有機茶認證面積、認證企業、證書數量目前均居中國第一。普洱竜竜村黨支部書記許健康告訴記者,該村數萬畝茶園中,有機茶改造近萬畝,“普洱優秀的自然環境為有機茶增值,有機茶價格遠高于普通茶葉?!?/span>
普洱是中國最大的咖啡產區,產自森林環繞土地上的咖啡豆,遠銷歐盟、東盟、美洲和中東等地。來自美國的國際咖啡品質鑒定師馬丁說,“但凡國際采購商來到普洱,都會看到當地良好的生態,普洱咖啡在國際市場有不錯的口碑。”
普洱還是中國發展生物藥的最佳地區之一。普洱淞茂滇草六味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周正鳳介紹,普洱得天獨厚的原始森林資源,有助于珍稀藥材的保護和開發?!澳壳捌斩研纬梢允?、黃精、白及、重樓等為主的林下藥材種植業。”
圖為6月30日,普洱市一家茶廠的工人正在處理普洱茶鮮葉。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近年來,森林旅游在普洱興起,生態資源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記者走進每平方厘米負氧離子達18000-24000個的小熊貓莊園,茂密幽深的原始森林中,游客正在觀測長臂猿、小熊貓等野生動物。
在綠色經濟里,獲益最多的還是如陳啟學這樣的普通農民?!艾F在我家種有機茶,也種一點咖啡,近些年價格穩步上漲。我家林地里還種著中藥材,家畜家禽也放養在林下,收入來源多樣化。”他家早在2017年就擺脫貧困,去年又購置了十多萬元的汽車。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0年,普洱GDP年均增長10.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中國平均水平。
中國在普洱的試驗證明: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優勢,綠水青山就變成了金山銀山。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