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湖南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十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3次到湖南考察,勉勵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潛心實施科技創新‘七大計劃’,全力朝著‘高地’奮斗?!?月11日,“湖南科技創新非凡十年”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李志堅說。
成績單“湘”當亮眼
8月5日,“中國這十年·湖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曬出了“湖南成績”:湖南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的2.1萬億元,躍升至2021年的4.6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全省工業增加值1.4萬億元,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到27.7%,形成了3個萬億級、1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和一批新興優勢產業鏈。
這份“成績單”,離不開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貢獻值: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超過1萬億元,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新時代十年,科技創新這個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變量”,在湖南實實在在成為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增量”。
十年間,湖南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2.98倍,位列全國前10。研發投入強度提升幅度全國第2、中部省份第1。地方財政科技投入增長3.59倍,技術合同交易成交額增長28.9倍,增速全國第4、中部第1。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5.43倍,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2.31倍……
創新投入增速“快”,科技產出“優”,創新主體“強”、高新產業“進”,是對湖南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奮斗中,貼切的總結。
勇闖“三高四新”新天地
十年來,湖南承擔“兩機專項”等國家重大科技攻關任務,連續實施十大技術攻關項目,推行“揭榜掛帥”。
十年來,湖南加快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積攢”起19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4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9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和53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捌脚_群”覆蓋起全省重點學科、優勢產業、重大民生領域,形成科技支撐高質量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的強大矩陣。
十年來,科技創新“以人民為中心”:湘江治理“一號工程”,攻克推廣重金屬廢水生物處理等關鍵技術 ,還人們“一江碧水”?!皟蓚€全覆蓋”科技精準扶貧模式,3萬余名農村科技特派員,成為決勝脫貧攻堅和接續推進鄉村振興的最強助力。
十年來,湖南統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謀劃“一核多極多點支撐”的全域創新,在科研經費管理、科技計劃管理、軍民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多項原創性改革經驗,先后修訂制定5部地方性科技創新法規規章,科技創新立法走在全國前列。
扎實的科技“下層基礎”,支撐了創新成果的“上層建筑”。
新時代十年來,超級雜交稻刷新“中國產量”,“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展現“中國算力”,超高速軌道交通牽引技術支撐高鐵跑出“中國速度”……科技創新不斷向“深空、深海、深地”延伸。
“中國這十年·湖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表示,湖南遵循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打造“三個高地”,有成效、有辦法、有信心。他提出“到2025年,湖南將培育6個左右萬億級產業、8個以上千億級企業,以及一批800億級、500億級梯隊培育企業,成為‘全國領先的算法創新中心和全國先進的綠色算力樞紐’?!?/p>
面對這樣的期許,要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在湖南省委省政府戰略布局下,我們正積極謀劃四大湖南省實驗室和四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去年,我們牽頭制定了《湖南省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計劃》,這一新計劃,將進一步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創造一流創新生態,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創新內生動力,推動全面創新態勢持續向好?!崩钪緢哉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