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李墨)11月29日,襄陽至宜昌高速公路宜昌段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襄陽都市圈、宜荊荊都市圈聯通提速駛入“快車道”。建成通車后,宜昌、襄陽兩地高速直達通行時間將從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帶動周邊65個A級以上景區,惠及群眾約1000萬人。
襄宜高速一線牽,荊楚南北兩大都市圈協同共進,比翼齊飛。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發展襄陽都市圈,支持襄陽打造引領漢江流域發展、輻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襄十隨神”城市群發展。大力發展宜荊荊都市圈,支持宜昌打造聯結長江中上游、輻射江漢平原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宜荊荊恩”城市群發展。
回望2022年,從產業到交通,從經濟到民生,兩大都市圈都在整體協同、融合推進中,鏗鏘前行。
“襄十隨神”四地人口占全省19%,面積占全省30%,汽車產量占全省總產量的56%,漢江三城襄十隨,同為我省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上的節點城市。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武襄十隨”汽車集群榜上有名,汽車走廊上的節點城市“打包”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再添動力。
“宜荊荊恩”四地經濟總量去年突破1萬億元。今年8月,宜荊荊都市圈內的當陽、枝江、松滋、東寶和宜都五地聯合發出區域發展合作倡議書,建設千億級園區。宜荊荊正加速打造“國家級磷化工產業集群”。
襄陽都市圈
漢江三城共彈汽車產業協奏曲
臨近歲末,襄陽都市圈陸續傳來喜訊:
12月4日20時09分,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位于隨州的湖北程力集團生產的3臺醫監醫保車,為航天英雄們提供應急醫療救護等方面的保障。
12月8日,兩年一度的楚商年會首次在我省地級市舉辦,十堰張臂迎客。在這次年會上,該市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堰汽車產業步入“油電并重”新時代。
12月15日,比亞迪襄陽產業園內,機器轟鳴,產能約1.9GWh的第一條刀片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大力發展襄陽都市圈,支持襄陽打造引領漢江流域發展、輻射南襄盆地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聯結中西部新通道的核心樞紐節點,輻射帶動“襄十隨神”城市群發展。
漢江三城襄十隨,同為我省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走廊上的節點城市。在2022年,三地同下汽車“產業棋”,共燃發展“助推器”,助力壯大湖北第一大產業底盤,為襄陽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蓄能。
“圈主”襄陽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已至兩千億級,汽車及零部件企業500多家,生產各類零部件產品4000多種。今年以來,依托湖北隆中實驗室建設,該市發力深耕先進車用材料;磷酸鐵鋰生產項目、磷酸鐵前驅體項目、磷酸鐵生產項目、負極材料生產項目、動力電池生產項目等多點開花,湖北鋰源、龍佰鈦業、駱駝集團、比亞迪弗迪電池等一大批相關項目跑出加速度。
今年1月至10月,襄陽汽車產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3%,在全市32個實現正增長的工業大類中,貢獻突出。十堰生產商用車9萬輛、乘用車17.2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8.4萬輛,同比增長105.7%,占該市汽車總產量的32.1%。隨州實現工業總產值310億元,同比增長3.6%。
“數據變化之‘形’,顯示發展積蓄之‘勢’。”襄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三地汽車產業版圖里,“瓣瓣不同,瓣瓣同心”的協調之花次第綻放。
隨州專用車生產企業湖北齊星,旗下房車產品的底盤,來自襄陽東風股份。本部在十堰的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襄陽產學研基地規模逐步擴大,今年6月,首批500多名畢業生中近30%留襄就業……
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武襄十隨”汽車集群榜上有名,汽車走廊上的節點城市“打包”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再添動力。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瞄準沖刺線——
襄陽汽車產業產值力爭突破4000億元,汽車產量突破7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20萬輛。
十堰規上汽車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3000億元,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其中商用車產量保持在40萬輛以上。
隨州力爭專用汽車及零部件實現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專用車年產量超過25萬輛,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6萬輛。
“宜荊荊”都市圈
“黃金三角”搶占綠色發展新賽道
“黃金三角”,宜荊荊都市圈最具標志性的符號。
攤開湖北地圖,宜昌、荊州、荊門構成一個等邊三角形,每條邊長約100公里。在“黃金三角”區域內,磷礦、水電等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
一年來,宜荊荊都市圈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競相切換新能源新材料發展新賽道,不斷放大資源優勢,推動產業聚集、鏈式延伸,搶占戰略性新興產業高地。
綠色崛起,“宜荊荊”正快馬加鞭。
產業同鏈,搶占新能源賽道
12月12日,當陽市壩陵化工園,湖北冠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一期生產基地內,13棟廠房、5大罐體建設收尾,部分設備進場安裝調試。
今年5月,冠毓新材料年產3萬噸碳納米管和40萬噸新型導電劑項目開工,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建設。
作為一家上海企業,冠毓簽約落子宜昌,僅用時1個月。為何如此迅速?企業負責人道出緣由:宜昌華強化工為其提供尿素、鹽酸和氮氣,荊門石化配套丙烯,宜昌寧德時代、荊門億緯鋰能等都是企業客戶。
在宜荊荊都市圈,產業同鏈、企業互為上下游配套的案例不勝枚舉。
綠色化工是宜荊荊的支柱產業。2020年底,宜昌、荊州、荊門共同申報“國家級磷化工產業集群”,獲工信部1000萬元獎補資金。依托成熟的化工產業,宜荊荊競相切換新能源新材料發展新賽道。
在宜昌,綠色化工加快向新能源新材料裂變躍升。寧德時代、山東海科、廣州天賜等項目加速建設,一條涵蓋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的產業鏈閉環加速形成。
在荊州,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熱力迸發。華魯恒升再投50億元加碼綠色新能源材料領域。云圖控股、金山化工等投資過百億元的優質項目開建或加速落地。
在荊門,千億級鋰電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億緯鋰能第十三工廠投產,新宙邦電解液產品交付,億緯動力暨二期項目啟動。格林美、恩捷、科達利等行業頭部企業相繼落戶。
強強聯合,抱團做大特色產業
陽春三月,宜都。“當枝松宜”百強縣市聚集區協同發展聯盟成立暨第一次聯席會議舉行,當陽、枝江、松滋和宜都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創建我省首個百強縣市聚集區。
四地依托當陽雙蓮工業園、枝江姚家港化工園、松滋臨港工業園、宜都化工園,發展生態型生物醫藥、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打造全國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全省重要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依托區域能源優勢,打造全省清潔能源基地。
火熱八月,宜都。首屆中國(湖北)縣域經濟高峰論壇上,宜昌當陽、枝江、宜都,荊州松滋,荊門東寶五地主要負責人,共同發布宜荊荊都市圈“當枝松東宜”區域發展合作協議。
五地提升化工產業整體競爭力,建設當陽經開區、枝江姚家港化工園、松滋臨港工業園、東寶化工循環產業園、宜都化工園等千億級園區,打造全國重要的現代化工產業基地。
一次次抱團出征,一次次聚力前行。逐夢綠色新賽道,宜荊荊都市圈御風前行,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