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2023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三十五周年。作為全國唯一的省級經濟特區與最大的經濟特區,海南承擔起為改革試水、為開放探路的歷史重任,承擔起快速發展社會經濟、彰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光榮使命。
三十五年篳路藍縷,三十五年波瀾壯闊。海南已從一個邊陲海島發展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加快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深刻變化。自1988年建省辦特區以來,海南GDP總量由1988年的77億元增長至2022年6818.22億元,人均GDP由1220元增長至66602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96元增長至30957元,人民生活質量日益提升,全省一般預算收入總量由4.82億元增長至1518.79億元,占GDP的比重穩步上升,反映出海南 GDP 增長帶來的稅源逐步拓展,單位GDP財稅貢獻度逐年提高,產業轉型升級效果明顯。
海南抓住政策機遇,實行更加開放的政策,大力吸引境內外投資者。對來海南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者給予優惠政策,鼓勵投資者包片開發,大膽放開投資者經營范圍,逐步取消各種限制,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開放引領發展的道路,開發洋浦、設立保稅港區、舉辦博鰲亞洲論壇、建設國際旅游島、實行旅游入境免簽政策,持續發力,為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奠定堅實基礎。
2023年是海南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第五個年頭,海南自貿港今天已“成型起勢”。在構建自貿港政策制度體系上,三張“零關稅”清單、企業和個人15%所得稅、加工增值貨物內銷免關稅等180多項政策在海南落地實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縮減為27項、全國最短,經營主體五年增量超過之前30年的總和,增速連續36個月保持全國第一。現今,海南省正準備實施“全球自由貿易港伙伴計劃”,拓展國際經貿合作,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實現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重大突破。
未來,海南將立足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中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的國家戰略定位。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筑牢實體經濟,構建開放型、生態型、創新型產業體系,打造科技創新和科技體制改革“雙高地”,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持續吸引外資,全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促民生,補短板,以美麗生態環境加快鄉村振興。
未來,海南將繼續堅持以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為總抓手,充分發揮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著力在擴大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交匯點、創建一流營商環境、譜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爭當共同富裕優等生等方面探路先行,如期順利實現今后五年橫跨全島封關運作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讓海南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區,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國風范的靚麗名片,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走在全國前列。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