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齊發力 拼出“首季紅”
烏魯木齊迸發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鎮活力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鎮,烏魯木齊起步快跑:一天集中簽下900多億元項目、6天國際車展創下24億元銷售額佳績、前兩月外貿進出口總額沖上新疆頭把交椅……開年以來,從開啟招商引資“春季攻勢”,到拉動社會消費擴容提質,再到打出穩外貿“組合拳”,烏魯木齊“三駕馬車”持續發力,經濟迎來“首季紅”。
做強樞紐“暢”外貿
受國際市場等因素影響,今年前兩個月我國整體外貿增速有所放緩,而新疆外貿增長明顯,其中,烏魯木齊表現亮眼。烏魯木齊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烏魯木齊市外貿進出口值110.3億元,同比增長57.5%,占比新疆外貿總值的24.8%,在全疆各地州市中居首。
新疆是國家確定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一定程度而言,烏魯木齊是核心區中的核心區。著力打造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是核心區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目前已建成包含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綜合保稅區、鐵路口岸快件中心等多個功能區,持續發揮“集貨、建園、聚產業”作用。
在外表酷似集裝箱堆場的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辦公樓,新疆中歐聯合物流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君忙個不停。“從干果、服裝、日用品到鋼材、番茄醬等,這幾年我們代理出口產品越來越多,見證了外貿快速發展。”他說,來自全國各地的商品在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集結,再通過“公轉公”“公轉空”“公轉鐵”“鐵轉公”等多式聯運方式流通到世界各地。
今年前兩個月,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已開行中歐班列161列,累計開行中歐班列6600余列,開行班列線路達21條,通達歐亞19個國家、26個城市,同時保障公路轉關出口的集裝箱貨車高效通行,前兩月達1299輛。
年初,烏魯木齊綜保區成立“區港聯動”工作小組,推進與烏魯木齊三坪集裝箱中心站、新疆機場集團聯動發展,利用保稅功能實現鐵路、航空貨運進出口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
“‘十四五’以來,烏魯木齊作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樞紐城市集聚輻射作用明顯提升,在推動烏魯木齊開放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的支撐作用顯著。”新疆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白黎東說,當前烏魯木齊逐步完善城市道路、公路、鐵路、航空等組成的立體大交通網,樞紐經濟發展活力還將進一步顯現。
可以預期,以當前快跑之勢,隨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的推進,烏魯木齊作為我國向西開放和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門戶地位將日益凸顯,承載起新時代的東引西進重任。
以鏈招商“熱”投資
邁向高質量發展,要發揮好區位優勢,更要培塑產業優勢。3月28日,在湖北省襄陽市一場招商推介會上,新疆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主”現身招商,當地6家發動機、車身制造等生產企業積極響應,簽下24.2億元的合作協議。這些企業將落戶新疆重要高端裝備制造生產基地——烏魯木齊經開區(頭屯河區)。
作為“鏈主”企業,新疆大道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在烏魯木齊經開區投資的兩河高端制造科技產業園建設正酣。“政府大力推進產業鏈招商,目前已最大限度實現供應鏈產業鏈本地化。”公司董事長楊森告訴記者。
這是烏魯木齊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補鏈延鏈強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縮影。市招商服務局局長張耀英說,烏魯木齊市成立了5個產業招商分局(組),正強化以“鏈主”為帶動、全產業鏈集群化招商,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增鏈,新興產業建鏈,更好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
今年以來,烏魯木齊多路招商團隊馬不停蹄,踏訪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雙城經濟圈,并深入本地企業、產業園區、國內各省份駐疆商會走訪座談,瞄準重點區域、重點產業、頭部企業有效開展精準招商,持續吸引企業落戶。
招商“春季攻勢”成效顯現。3月13日,在烏魯木齊市2023年度招商引資大會上,38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達905.51億元。“今年我們會員企業在烏魯木齊投資將超過300億元。”新疆浙江商會會長張仙德說,此外今年一批浙企將到新疆和烏魯木齊投資,投資總額將超過1500億元。
今年前兩個月,烏魯木齊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43億元,同比增長33.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和工業投資增幅較大,分別增長5.3倍、3.6倍。
招商引資的同時,還要招才引智。近日,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決策咨詢、科技創新、人才交流等方面深化合作,為增強高質量發展動能提供智力支撐。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表示,要發揚“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的“四敢”精神,吸引更多項目、企業、技術、人才向烏魯木齊流動聚集,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多措并舉“活”消費
經濟活力釋放,激發旺盛人氣。“我在大巴扎想你”……連日來,位于烏魯木齊解放南路的新疆國際大巴扎景區內人頭攢動,各地游客在網紅打卡點拍照留念。景區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周景區每天游客接待量在4萬人次左右。
4月1日,演員在烏魯木齊文化中心大劇院表演,由此開啟以“文藝的盛會 人民的節日”為主題的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序幕。本屆藝術節為期半個月,將展出一批舞臺藝術精品,豐富市民和游客精神文化生活,激發文旅消費活力。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劉紅霞 攝)
旅游強勁復蘇勢頭顯現,讓不少旅行社迎來忙碌模式。“4月底前將有10個團隊到達。”新疆璟源國際旅行社大客戶部經理孟瑩說,來自廣州、青島等地的旅游團隊已陸續抵達,還在不斷接到疆外游客組團報名。
2023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服務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開拓城鄉消費市場。烏魯木齊市商務局黨組書記閆峻說,今年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將圍繞“2023消費促進年”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促銷活動,還將全力拓展線上消費、跨境消費,創新消費新業態、新載體,拉動消費擴容提質。
“今年前兩個月,公司跨境電商實現訂單近900單,累計銷售超過30萬元。”新疆絲路西大門科技有限公司新零售線上運營經理黃文強說,為滿足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最近將上線全新擴容的新系統。
大街小巷如雨后春筍般的便民經濟圈,也在助力消費升溫。水磨溝區溫泉東路上,最近新開了名為“山夏云集”的早夜市。熱氣騰騰的面肺子、新鮮欲滴的蔬菜、琳瑯滿目的糖果,伴著商販們熱情吆喝,煙火氣息十足。記者了解到,這些服務攤位由政府免費提供給周邊社區低收入群體和樂于擺攤的居民。
“有就業才能創造財富、增加收入,進而帶動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烏魯木齊市副市長朱大綱說,今年烏魯木齊將建設一批創業市場及早夜市,激活“地攤經濟”“后備箱經濟”。
擁一城煙火,撫一方人心。烏魯木齊不斷創新消費場景和消費方式,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消費市場持續升溫,絲路名城活力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