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張敏)在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街道,“一碼共治”數字化服務成為社區居民生活的好幫手。在“一碼共治”平臺上,轄區商業網點、便民超市、公益場所、配套設施等社區公共資源、文化資源要素應有盡有,居民動動手指就可以線上呼叫服務。
這是北京市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生動實踐。2022年北京出臺《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明確2025年全市實現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北京市按照“一次劃定、分年建設”的思路,各區因地制宜、科學劃定856個便民生活圈,確定總數、建立臺賬、有序推進。
據北京市商務局介紹,近日,被列為2023年北京市民生實事任務的82個便民生活圈已全部完成,進一步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其中東城、石景山、西城3區入選商務部第一、二批全國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朝陽、海淀、豐臺、大興、通州5區成功入選商務部第三批建設試點。
北京市東城區龍潭街道(北圈)面積2.5平方公里,覆蓋了5條大街。街道根據居民使用各項服務資源的頻次、距離,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蔬菜網點5處、家政服務網點兩處、早餐網點6處和養老餐桌服務點1處,實現保障類網點配置齊全。
同時,街道積極建立老人友好社區,實現養老服務“15分鐘便民服務圈”全覆蓋。截至2022年年底,簽約養老家庭照護床位323張,設立24小時值班室,做到簽約老人一人一檔實現動態信息化管理,能夠第一時間響應老人的應急呼叫需求。今年年內,街道還開設便民老年配餐中心“長者食堂”,為老人提供早中晚三餐,持老年助殘卡支付可享受優惠,并提供免費送餐入戶服務。
據介紹,為更好地推廣“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經驗,北京市還舉辦共創沙龍,邀請專家學者、街道、協會、社區、企業、居民代表互動交流;成立“一刻鐘品質服務共建聯盟”,協會、社區、企業、媒體代表等28家多元市場主體共謀共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