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史博臻)小、多、勻的口袋公園,是上海邁向“千園之城”的重要一環。過去一年,上海完成新建改建口袋公園86座。隨著新成員的加入,上海口袋公園總數達到476座,其中265座納入城鄉公園體系。
口袋公園特點在于煥新與再生,充分利用邊角地、閑置地、荒地、附屬綠地和拆違騰退土地等,打造具有景觀賞玩、游憩服務、文化展示等功能的公共生態空間,提高布局的合理性、均衡度。這樣的空間不在遠方,而是近在眼前,貼身、便捷,正是口袋公園的迷人之處。
去年9月,位于金山大道與衛零路路口東北角的金電花園建成開放。先前,該口袋公園只是一塊窄小的封閉綠地,平均寬度不足10米,綠化景觀設計布局提升存在一定難度。為此,金山區綠化市容局與國網金山供電公司推進開放共享的創新舉措,騰出一部分單位綠地。這是“十四五”期間金山區首個公共綠地聯動改造提升與單位附屬綠地開放共享的示范點位。“擴容后”的金電花園總占地面積達到4678平方米,最寬處為50米,以海浪元素為設計靈感,把金山大道沿線的綠化景觀逐步點亮起來。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位于黃浦區“藍綠絲帶”規劃起點區域的啟園,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運用自然式造景手法,配置楓香、三角楓等珍貴樹種,以及20余種花灌木和宿根花卉,促進形成穩定豐富的植物群落。園內還有一座以愛情為主題的城市家具作品“心動”,給綠地增添一抹浪漫氣息。目前,啟園已成為喧囂都市空間里的“精神綠洲”,串聯起新天地、老城廂和外灘,為形成申城重要生態文化景觀軸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一個個口袋公園與百姓生活相依相伴,其營造元素也在逐漸豐富。靜安數智花園、徐匯漕溪花園、崇明西門印象等口袋公園,充分發掘周邊歷史風貌、文化屬性和景觀特色,以植物造景為主,體現“四化”效果;浦東五蓮時光花園、伴景園,普陀杏楊園,側重在功能上做文章,凸顯人性化、便民化,提供休憩、兒童游戲、康體活動、文化展示、科普教育、園藝體驗、藝術表演、活動集散、防災避險等功能。
另外,公園建成后,養護管理是關鍵。閔行鳴翠林、長寧鏡花園、嘉定杉林綠洲等公園聚焦多部門協作,建立市、區兩級專項巡查監管機制,還充分調動居民自治能動性,發揮社區共治力量,探索“市民園長制”,呼吁大家共同維護游園環境。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