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爭春之際,申城又一批各具特色的公園綠地“上新”,比如主題定位為體育運動的湯巷公園、主打森林閱讀的秀南公園、以水杉為特色的錦杉園等。
不難發現,新公園的主題性都很明顯,或文藝氛圍很濃,或自然流水氣質更甚,古有中國園林的造詣,今有海綿城市的科學性。千變萬變,公園建設的底層邏輯不變:以生態為本底、綠道為脈絡、人文為特質、街區為基礎,努力貼合市民游客對休憩環境的需要。
突出主題,體現整體感染力
錦杉園位于閔行區浦瑞路東側,面積5800多平方米。公園東側是大規模居住區,西側為醫院。建設后的整體布局滿足了來往游客的不同需求,既有為溝通交流提供的開敞空間,也有為等候設置的安靜半圍合空間。綠地在高大的水杉林掩映中,一條景觀棧道穿林而過,沿棧道配置特色休閑座椅,游人可以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滿滿元氣。
“綠色會客廳”是錦杉園的一大亮點。水杉造景,醞釀一整年時光,春日嫩綠、夏日濃綠,秋日青黃相接,冬日又換上赭紅色衣裝,出片率極高。地面植被以藍色為基調,配置蘭花、三七、鼠尾草、八仙花等花卉植物,冷色調與暖色調的對比強化了綠地色彩,凸顯出“彩化”效果。
坐落于浦東新區康橋鎮的秀南公園主打“森林閱讀互動交友”,總體定位為集林蔭閱讀、休憩交流、休閑健身于一體的郊野型生態休憩公園,林中閱讀屋、書法休憩亭、風鈴廊、林下閱讀室、森林閱讀室安于一片青翠之間,游客可與蟲鳴為伴,放松身心。
在園林專家看來,公園的主題可以是一個形象、一個情節、一個故事,它貫穿于景區的建筑、小品、道路、景觀中,核心的功能空間和設施服務都以此為核心,體現一種整體的感染力。湯巷公園主題定位為體育運動,以網球、足球等運動休閑為功能特色,還被列為上海市“十四五”體育公園重點建設項目;沿北公園主題定位為森林游憩,以果林休閑為功能特色,最大限度保留自然林帶風貌,打造可游、可賞、可品、可學的環上生態文化休閑公園。
各美其美,也要美美與共
今年,上海計劃新建公園120座,推動30座城市公園24小時開放,新增森林3.1萬畝、綠地1000公頃、綠道200公里、立體綠化40萬平方米。2025年,上海將成為“千園之城”。
一個個具體數字的背后,體現了上海打造公園城市的決心。各美其美,也要美美與共。公園建設更加強調以人為本,人與自然互動,公園和周邊環境融合。同時,海綿城市等生態元素的應用,能夠迅速匯集并吸收雨水,并通過沉水植物、人工濕地的綜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凈化,對消納周邊雨水、改善城市熱島效應具有積極作用。
閔行區前灣地區正在新建一座上海主城區內最大的濱河公園——前灣公園。其中,前灣廣場以1.3萬平方米的中央大草坪為核心,形成“一軸十園”空間格局。目前,草坪兩側栽種了三排紅楓,春夏為綠色,秋冬呈紅色。
水軸深嵌于草坪之中,形成山水相依的自然美感,150米長的水軸濃縮長江中下游地區約600公里流域,14個大型湖泊和26個重要城市的圖景,并通過地表水流結合浮雕工藝,配合夜景燈光照明,展現長江奔騰入海的氣勢和長三角現代繁華城市群的景象。圍繞中央大草坪南北兩側的是“六園四廊”,分別是6個各具特色的園林空間和4個提取滬蘇浙皖不同城市的特色元素,突出長三角會客廳的內涵。
作為前灣公園一期最富有標志性的建筑,映水舞臺以“人民舞臺”為理念,將結合周邊場地、水面、草坪的一體化設計,為人們提供極其多樣化又富有趣味的展示空間,其中包括若干個漣漪小劇場、覆頂舞臺和超過200米的線性水岸時尚秀場等。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