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聚焦“老老人”照護和社區老年服務能力提升等重點問題,持續發力推動老齡健康高質量發展。20日,在2024年北京市老齡健康工作會議上,北京市衛健委介紹,今年將轉型建設11家老年護理中心,新增床位220張;轉型建設8家安寧療護中心,新增床位280張。
至2023年底,本市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達595家;公立二級及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占比達到85%,培養老年醫學人才400余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老年健康服務規范化建設達標率超96%;21家醫療機構已完成老年護理中心轉型建設,新增床位500張;12家醫療機構完成安寧療護中心轉型建設,新增床位600張;近百家醫療機構注冊了臨終關懷科(安寧療護科),開放安寧療護床位達1100余張。
目前,北京建成互聯網醫院71家,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醫院251家,66家醫院可通過就診地圖實時查看排隊數據,138家醫院提供快遞送藥業務,105家醫院開設黃昏、夜間門診,101家醫院開展醫務社工服務。此外,醫聯體內三級醫院通過基層衛生預約轉診平臺提前2周向基層預留30%以上號源,其中專家號不低于50%,讓老年人在家門口享受全流程健康服務。
今年,北京將聚力破解“老老人”長期照護難題,11家醫療機構將轉型建設老年護理中心。市衛健委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根據需要設置和增加提供老年護理床位,引導部分二級及以下醫院轉型為護理院、護理中心,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護理院、護理站等長期護理服務機構。同時,安寧療護服務發展也將加快推進,年內將有8家醫療機構轉型建設安寧療護中心,擴大服務供給。
提升社區老年服務能力也是今年老齡健康工作的重點。今年,北京將擴大老年人心理關愛試點范圍,試點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占比將不低于50%;65歲及以上老年人城鄉社區老年人健康規范化管理率將不低于65%,65歲及以上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率及65歲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務率將不低于85%。
北京市衛健委鼓勵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通過家庭病床、上門巡診等方式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提供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落實慢性病長期處方制度,為符合條件的老年患者提供長期處方服務。各區衛健行政部門要鞏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轄區養老機構“握手”機制,推動養老機構內設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醫聯體管理,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老年護理中心等醫聯體機構建立雙向轉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