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近日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的通知》,支持部分城市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重點支持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城市更新”都是關鍵詞之一。加快城市更新,打造宜居、智慧、韌性城市,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
城市更新意味著要滿足人民群眾更高水平、更高品質的生活需求。當前,大多數城市已經解決了基礎設施建設“有沒有”的問題。然而部分城市的基礎設施負載能力仍有待提高。例如,有些城市應對突發的極端天氣、緊急災害等特殊情況能力不足;一些城市無障礙設施缺失或維護不到位,讓弱勢群體遭遇出行“障礙”。這些城市的“神經末梢”一旦堵塞,不僅制約著城市韌性的提升,更影響百姓安全健康、人民生活幸福。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步入中后場,城市需要被賦予“新”的魅力,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更要注重“好不好”。要盡快補齊交通物流、防洪排澇、無障礙設施等的建設短板,不斷提升城市硬件水平。
此外,城市基礎設施更新也包括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從道路水浸預警、廣告牌墜落預警,到打造智慧交通治理體系,近年來不少城市“智慧”含量越來越高,“數字+”正在成為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發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的信息化、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成為趨勢。
加快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各地已經開始行動。河北石家莊強力開展城市更新行動,建成石家莊石鋼工業遺址公園等標志性工程。安徽、廣東、四川等省份的多個城市落地應用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實現“一塊屏幕看到整座城市”。
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城市也像人體一樣,需要有序“生長運轉”和“新陳代謝”。因此,在基礎設施更新改造的過程中,要結合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城市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是“小修小補”還是“全面鋪開”,都應具備完整的計劃。而且,對于長期運行的基礎設施,既要“建起來”更要“管起來”,不能“一改了之”,這樣才能確保城市的正常運轉和發展。此外,城市基礎設施更新不只是物質空間的簡單改造,還要考慮產業轉型、居民生活提質等多個方面的情況。
城市基礎設施更新改造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只有科學布局、合理規劃,才能重塑城市成長優勢。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