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4年4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廣州空氣質量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2024年1-4月,廣州市環境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細顆粒物(PM2.5)濃度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7%,優良天數比例98.3%,同比增加8.3個百分點。
近年來,廣州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久久為功,一張藍圖干到底,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
移動“觀察哨”幫助精準治污!
廣州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在廣州飛鵝路的車場里,10多輛出租車排成長龍,進行檢測和更換傳染器,傳感器里有四個小組件,可監測PM2.5、PM10、二氧化氮和揮發性有機物的數據。
記者了解到,這些傳感器就安裝在出租車的頂燈里,只要出租車通電行駛,傳感器就會工作。這個傳感器收集的并不是出租車的排放數據,而是路面行駛車輛排放、道路揚塵、周邊工業源排放等近地面污染源對區域空氣質量影響的數據,就像是一個移動的空氣質量“觀察哨”。目前廣州已在300輛出租車里植入傳感器,把它們變成“監測車”,將“科學治污、精準治污”落到實處。
為高水平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廣州,廣州畫定藍圖,藍天保衛戰在羊城持續展開。
2013-2017年,廣州以PM2.5治理為重點,落實“大氣十條”各項措施。2018-2020年,廣州堅持以PM2.5治理為主,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協同做好臭氧污染防控。2020年,廣州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再創新低,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圓滿完成省下達“十三五”空氣質量改善的目標任務。
2023年,空氣質量六項主要污染物再次全面達標,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AQI達標率)為90.4%,同比提升6.6個百分點,歷史最優;PM2.5平均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連續四年達到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繼續在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保持最優。
聚焦五個示范樣板
打造“美麗山水花城”
樹木蔥蘢,綠意滿城;藍天白云,碧水繞城;步道千里,穿山連城……近年來,廣州不僅在藍天保衛戰中取得成就,還扛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重大責任,奮力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
打造可感知的綠美生態城市示范樣板。優化國土開發保護格局,統籌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全方位提升城市能級。把握廣州山水城市特質與獨特魅力,打造城央生態公園,構建“新青山新六脈”生態空間,塑造嶺南水鄉生態新格局。
打造可持續的綠色低碳發展示范樣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動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高標準建設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零碳園區、零碳車站等示范項目,推廣“零碳+”應用場景,全面提升高質量發展“含綠量”。
打造可共享的美麗細胞建設示范樣板。融合生態城市、公園城市、韌性城市、智慧城市理念,把美麗細胞建設融入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全過程,推動城市環境品質持續全面提升。
打造可復制的生態智慧治理示范樣板。打好市場、法治、金融、科技等“組合拳”,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無廢城市”、海綿城市,打造世界級生態環境治理標桿城市。
打造可共贏的生態環境開放協作示范樣板。把握粵港澳大灣區“一點兩地”全新定位,加快南沙重大戰略性平臺建設,依托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市場和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與香港、澳門有關機構協作開展核算標準相關研究和政策交流。探索建立粵港澳大灣區碳普惠機制。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