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時屋里涼快嗎?”“下雨天返潮不?”“造價能貴多少?”……這段時間,楊智恒的新家成為當地一景,不斷有周邊村的村民前來看稀罕,這個用手敲敲墻壁,那個張開雙臂量著尺寸,仔細詢問其入住感受和建設細節。
楊智恒的家在邢臺市任澤區任城鎮南章固村,去年底,他住上村里第一棟裝配式農房。
“和以前村里蓋房用磚瓦混凝土不同,裝配式農房是在工廠中制作好蓋房子用的建筑構件,再運到村民的宅基地,現場裝配安裝而成。”5月28日,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村鎮科負責人邱堯介紹,裝配式農房具有建造速度快、保溫效果好、抗震性能優、安全性能高等優勢,去年建設試點示范戶225戶,通過示范推廣,今年上半年已申報示范戶442戶。
建得快,住著爽,用著省
“新房總面積342平方米,一共兩層,2022年6月工人、機械設備等入場,8月就竣工了,與傳統磚混房相比,至少縮短了一半時間。”威縣固獻鎮黑劉村村民劉清美從未想過,建房子原來可以這么利索。
得益于裝配式建筑的特點,部件均提前在車間加工完成,現場只需將各個小件組合起來,減少了現澆作業,一次安裝到位,主體完工后便可著手裝修。“傳統農房為防止返潮,主體完工后應至少晾曬4個月,總工期可減少5個月左右。”邱堯表示。
快,并不是裝配式農房的唯一優點。“相比傳統方法建樓,裝配式農房更‘綠色’。”邱堯說,與傳統農房建造方式相比,它能實現節水80%、節能70%、節材20%。
“一個個模塊式的建筑構件像積木一樣嚴絲合縫地搭在一起,中心澆上十幾厘米厚的混凝土層,還疊加好幾層鋼筋,瓷實!”建房前,劉清美只去企業看了一趟,就簽了建房合同。“建設有圖紙,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科學的規劃,安全、放心、省心、省力。”
安全有保障,居住更舒適。“墻面直接給做了雙面保溫,隔熱保溫效果都不賴。”在任澤區西固城鎮東固城村,入住新房已有一年多的李明豈和老伴很是滿意,“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冬暖夏涼,冬天壁掛爐開到37℃,室內溫度就能到24℃,磚瓦房要到這個溫度可是有點難。”
“這幾天外邊快30℃了,室內依然涼爽,只有8月最熱的幾天才用得上空調。”李明豈說,僅取暖費和空調費,一年下來就能省5000元以上。
李明豈蓋房一共花了23.5萬元,政府補貼1萬元。整體算下來,比磚混結構的房屋花費大約高2.3萬元。對此,他表示,“多出的錢,幾年電費就能省回來!而且,這個房子能抵抗8級地震呢,使用壽命也更長,我們住著更放心。”
政府企業發力,確保質量安全
放置模塊骨架鋼筋,按順序依次灌漿,排隊進入噴淋操作間烘干,最后拆模擺放……5月28日,在任澤區的河北鴻盛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數十名工人正在緊張忙碌。
這是我省首家實現建筑用EPS(可發性聚苯乙烯)模塊工廠化、標準化、批量化生產的廠家。“這就是EPS模塊,是新型的節能建筑材料,主要用于裝配式住房建造。在這種空心材料中可以澆筑混凝土或其他建筑材料增強結構強度,保證建筑抗震安全。”在公司展廳內,公司經理劉定華指著一排高精度、高質量的白色建筑模塊介紹。
“這些建筑模塊都是工廠預制,流水線作業、標準模具生產。拼裝精度達到毫米級,控制在2毫米左右。”劉定華說,裝配式住房構件在工廠采用標準化流程和工藝進行預制生產,生產過程中可對溫度、濕度等條件進行控制,構件的質量更有保證。“后期,我們還將研發新型模具,提高標準化程度和產能。”
對大部分農戶來說,建設造價是選擇建設形式時的一大考量。為引導農戶優先選擇裝配式農房,邢臺住建部門主動對接裝配式生產企業,在政府補一點的基礎上,讓生產企業再降一點,鼓勵有條件的縣對試點農戶給予適當補助。
在采訪中,不少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確保模塊結構穩固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讓利群眾,也是他們當前重點研究的方向之一。
與傳統建造方式相比,裝配式農房建設模式對技術和人才要求更高。為進一步提高裝配式技術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邢臺建立健全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指導體系,印發《邢臺市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專項實施方案》《邢臺市綠色農房建設與節能改造技術指南》《邢臺市建筑風貌指引》等文件,組織專家團隊編纂《裝配式農房住宅通用設計圖集》。
同時,通過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建設要求等方面開展專題培訓,進一步提升裝配式農房建筑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確保裝配式農房施工質量安全。截至目前,全市組織裝配式農村住房技術宣貫和建筑施工人員培訓2批次,培訓人員450余人次。
推動試點示范,推廣綠色農房
“推動綠色農房下鄉,既需要轉變觀念,也需要試點地區發揮出示范效應,還需要形成有效的推廣機制。”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三級調研員王強說,近兩年,該市始終堅持農戶自主、企業自愿、政府支持原則,每年建成一批裝配式農村住房。
2022年,任澤區、威縣、臨城縣3個縣(區)15戶參加了試點示范。去年,15個縣(市、區)225戶參加了試點示范。通過示范效應,口口相傳,讓造起來省時省力、住起來節能環保的裝配式建造方式成為村民建房新時尚。目前,全市已有500余戶家庭住進優質“積木房”。
5月26日,在威縣七級鎮前魏疃村一處宅基地上,一座使用EPS模塊建造的房屋初具雛形。建筑工人爬上腳手架,測量墻壁高度,為最后封頂做準備。
站在一旁監工的李建志是這所在建房屋的主人,他告訴筆者,第一次見到這種農房還是在第什營鎮南草廠村,當時就有了建裝配式農房的想法。
今年初,邢臺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寧晉縣組織開展了裝配式農房“建材大集”活動,通過專題講座、實地觀摩、現場展示,系統體現裝配式農房較傳統農房的優勢。在實地觀摩后,李建志特意走訪了周邊多家裝配式綠色農房建造企業,對多個風格的樣板房和建造工藝進行細致比較,開始著手準備建房事宜。
今年,邢臺市全域推廣裝配式農房,并取消試點戶數限制。“有自己的宅基地、有合規建房手續的農戶向所在縣(市、區)住建部門或者鄉鎮政府提出申請,就可以參加試點。”王強說。按照政策,自住自用、建筑不超過兩層的裝配式農房,都能享受政府1萬元補貼。
據統計,該市今年前兩批申報示范農戶已達442戶。王強表示,邢臺實施季申報制度,有意愿建設裝配式農房的農戶隨時可以申請,住建部門收集匯總相關農戶信息,在每季度第一個月月初統一申報,確保每一位建設裝配式農房的農戶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優惠政策。
接下來,如何進一步推廣裝配式農房?王強表示,將抓實裝配式農房試點,加強裝配式農房惠民政策宣傳,提高裝配式農房知曉率。加強常態化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工匠實際操作能力,建立工匠管理名錄,加強施工隊伍管理,保障裝配式農房建設質量。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