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桂陽縣是湖南最大的烤煙生產縣和全國著名“煙倉”。該縣仁義鎮有1552戶煙農,種植煙葉3.2萬畝,是典型的農業大鎮、煙葉強鎮。
金秋十月,鎮上的稻田里,稻粒顆顆飽滿,沉甸甸地壓彎了稻稈,晚稻陸續開始收割,又是一年好“豐”景。早從1974年起,國家就在仁義鎮試點推廣煙稻輪作。在希望的田野上,春種煙、夏種稻,煙稻輪作一年兩收。
新時代以來,煙稻輪作對煙區煙農耕作理念、生態保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綠色轉型中不斷延伸煙稻種植產業鏈?如何在鄉村振興中引領煙農走向共富之路?這是郴州市人大代表、桂陽縣仁義鎮黨委書記周海燕在思考的問題。
10月下旬,我們跟隨周海燕走進田間地頭,探訪仁義鎮的煙稻輪作新實踐。
(仁義鎮白云支部農場彩稻)
實踐之一:“煙葉+多元化經營”,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2022年到任后,周海燕走訪了解到,仁義鎮大部分家庭的經濟來源是通過煙稻輪作,農作物帶來的經濟收入幾乎占了全鎮的80%。
周海燕帶領鎮村上下,聯合煙草部門,充分發揮煙葉生產的傳統優勢,踐行“以煙穩糧、以糧促煙”工作要求,建設“煙稻名鎮,和美之鄉”。
如何既種出好煙,又實現糧食增產?當地在大力推廣煙稻輪作的基礎上,對烤煙種植布局進行優化,讓肥沃之地種出精品煙葉;制定種植、烤煙、分級標準,幫助農戶梳理流程、規劃種植;種植紫云英等生物綠肥改良提升貧瘠地塊,結合施用有機肥,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推動形成“煙田即糧田、煙業促稻業”的良性互動格局。
“上半年連片種植烤煙,煙葉收購后,下半年還能種一季水稻,這種模式一年能收獲兩次,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周海燕介紹。今年,仁義鎮的煙葉產量高達10萬擔,1552戶煙農戶均收入14.2萬元。
以煙稻產業為基礎,仁義鎮探索“黨建+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烤煙產業鏈條,相關服務也在逐步向外延伸,加快構建“煙葉+N”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在煙葉育苗環節,自主開發了高效優質的煙苗培育基質,并通過煙農專業合作社實現商品化生產加工。“今年桂陽煙區所使用的煙苗培育基質,大部分由我們生產供應,僅此一項便創造了1200萬元收益。”周海燕說。
在農田耕種環節,成立農機配套“4S”店,提供翻耕、起壟、移栽等全方位的農機服務,還可提供上門保養、維修等服務。
(鴻運合作社分級烤房)
在煙葉烘烤方面,建立了生物質燃料顆粒加工廠。樹枝、秸稈等廢棄物經過處理,搖身一變成為熱量高和清潔環保的新型燃料。鴻運煙農合作社經過改革翻新,實現育苗、機耕、飛防、烘烤的全過程服務,成為煙稻連作國家示范型特色合作社。
在煙稻特色產業上,深度打造的“郴旺香米”“紫巖香米”等優質煙后稻米品牌,深受市場青睞。
實踐之二:“引回了人、留住了人、生出了金”
仁義鎮大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侯勇,曾是一名“90后”企業家。看到煙葉產業的巨大潛力,通過流轉土地、吸納當地閑散勞動力、開辟支部農場等方式,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侯勇是近年來仁義鎮眾多回鄉發展的年輕人之一。周海燕說:“煙葉產業是仁義鎮的支柱產業,也是鄉村振興的‘催化劑’。這片‘金葉子’,幫我們‘引回了人、留住了人、生出了金’。”
產業穩定才能民心安定。穩定的種煙收入讓回鄉創業年輕人多了起來;有力的稅收支撐讓政府投入公共服務與民生工程的資金足了起來;群眾精神風貌的提升讓村莊的環境美了起來;現代化的煙水配套項目讓村集體增收的路徑寬了起來。
(村莊里的創意菜園)
周海燕介紹,自2014年至今,僅仁義鎮的煙水配套工程湖南煙草商業系統已累計投入7000萬元,用于提升煙區宜機化、現代化水平,先后修筑山塘水壩160余座,疏浚灌溉溝渠465條,建成骨干溝渠64條、20.5公里,改善煙區灌溉條件。
圍繞煙葉種植綠色防控服務大農業,當地煙草部門積極構建病蟲害蟲綜合治理體系,擺脫農業防控病蟲害對化學藥物的依賴,在仁義煙區已形成了集益蝽與蠋蝽捕食性天敵昆蟲、赤眼蜂與蚜繭蜂同系寄生性天敵昆蟲、斜紋夜蛾等三類害蟲性誘捕劑、向日葵生態防控為一體的綠色防控體系,每年能為3.36萬畝煙稻輪作區煙農實現隱形增收188.16萬元。
實踐之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農房變民宿……隨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仁義鎮的農文旅產業也逐漸發展起來。
一片片向日葵與紫云英在這里競相綻放,與青山綠水、古樸民居、交錯阡陌相互輝映,繪成一幅美麗鄉村畫卷。
在白云村,支部農場的彩稻正值成熟季節,我們看到從城里來的年輕人在打卡拍照,村莊拆危拆雜騰出的空地整出了創意菜園,幾名美術生正在寫生。
(仁義鎮白云村農旅研學基地)
近年來,仁義鎮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開展休閑度假、農事體驗等活動,研學、農家樂、休閑采摘等鄉村業態應運而生,好山好水與產業發展相得益彰。
周海燕介紹:“今年,我們依托煙稻輪作優勢和煙水配套項目,開辟了煙海觀景、稻海漫步、葡萄采摘、農耕打卡、一村一品等農文旅項目,由于仁義距離縣城較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游玩。”
談及未來發展,周海燕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鞏固煙稻輪作優勢,推動農機農業深度融合,提升畝產效能,進一步打響‘烤煙名鎮’‘經濟強鎮’‘五美之鄉’的品牌,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力量。”(高子涵)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