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初,吳家塘鎮鐵羅村村頭的田野上,機聲隆隆,5臺120匹馬力的旋耕機,在已經深翻過的稻田里起壟,以日百余畝作業“速度”推進,備來年烤煙生產、冬閑種植經作……
“我們合作社的農機具足夠保證全鎮農業生產的需要。十多天前,旋耕機就下地了,12月中旬可完成全鎮近7000畝的煙田和多經種植起壟!”邵武市海明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萬海明說,“今年我家種煙146畝,烤煙收后全部種上了糧食作物。今年天氣不好,烤煙產量低,扣除本金純收入不足10萬元,130畝玉米效益不錯純收入有14萬,16畝的水稻產量高達2.4萬斤!明年,我家烤煙種植面積增加到162畝,決定煙后全部種水稻保糧食生產,另外多種20畝百香果以彌補不種‘辛苦’玉米減少的收入?!?/p>
圖為技術人員指導萬海明(左)做好煙葉育苗工作。黃逸倫攝
邵武,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市)。近年來,邵武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確保糧食播種面積提高,促進農業產業的發展。當地在全面兌現省、市糧食獎補政策基礎上,出臺了自己的糧食生產“疊加獎補”政策,即早稻種植每畝補助450元、30畝以上種植大戶再另加30元。各鄉(鎮)也根據各自的情況,出臺了相應的“疊加獎補”激勵政策,促進了“復種”指數有效提高。今年,邵武的早稻種植面積為閩北十縣(市、區)最大,占總量的45%,較上年增加了8000多畝。
以農機服務和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農業服務組織為重要抓手,提高“復種”指數和引導“多種”(培育種植大戶)。邵武已有登記注冊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余家,同時還組建了16家大型農機專業合作社。全市擁有拖拉機、耕整機、旋耕機、水稻插秧機、聯合收割機、谷物(糧食)干燥機等“新機具”4700多臺,通過農業機械化服務的水稻作業總面積達80余萬畝;擁有無人機200多臺(其中經常飛行120多臺)、機手200多人,今年無人機植保面積突破200萬畝。
圖為邵武坊前煙區產業綜合體。黃逸倫供圖
有了包括新機具在內的農業“五新”技術(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的推廣運用,農民種田 “輕松”“高效”,戶均規模不斷提升。目前,邵武市種植大戶(煙、稻、制種)達1093個(上百畝的種植大戶達190余個),種植面積達3.72萬畝,占煙、稻、制種總種植面積的42.8%。
越來越多新農人看到規模效益,返鄉加入鄉村振興的隊伍。在外經商20多年的肖家坊鎮坊前村巫自偉,2021年返鄉,從與人合伙種煙、種稻、種竹蓀開始,到獨立自己干,每年種植烤煙30多畝、制種120多畝,還會開著自己的收割機幫人割稻,年收入多在20萬元左右。
他對當下的生活較為滿意:“農業激勵政策很多,包括烤煙生產、制種銷售等服務,都是全過程,如果在外面沒有好的經營項目,在家務農也是相對穩定的選擇?!保謧魅?黃逸倫 彭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