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堅持黨管青年工作原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積極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以青年發展型城區建設為引領,將青年優先發展理念融入城市發展戰略,為青年發展創造機遇、搭建平臺、做優環境,著力推動全區青年工作實現全方位進步、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共榮發展新局面。
一、構建城市發展新格局,不斷提升青年集聚承載力
聚焦“一軸三區多園”,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改善發展環境、增強發展后勁,以產城融合賦予青年發展新機遇,以青年發展激活城市發展新動能,真正實現青年與城市同頻共振、雙向奔赴。
(一)煥發千年古城新活力,重塑青年回憶的歷史名城。圍繞泉水泉渠、建筑院落、街巷與公共空間、文化、產業5條主線,開展“青年人眼中的古城保護”“古城行走計劃”等主題活動,將青年意見納入片區整體規劃方案,給傳統文化注入青春力量。推動“古城區+新消費”文旅商融合發展,積極回應青年文化創業、非遺傳承、旅游體驗等多元需求,著力打造非遺與手工業產業鏈條,推動歷史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古城片區逐漸成為品味泉城特色的青年打卡地。
(二)釋放中央商務區新動能,建設青年向往的現代之城。聚焦青年發展需求,從成長賦能、健康管理、生活興趣等多角度出發,建立“平臺+活動+品牌”工作機制,打造領航空間、齊魯人才會客廳、金融發展研究院、高端人才公寓等青年服務陣地。與知名商業運營團隊合作,高標準打造濟南版太古里,建設年輕群體聚集型消費街區,CBD逐漸成為宜業、宜創、宜居的青年歸屬地。
(三)筑就長嶺高科新高地,打造青年逐夢的未來之城。堅持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主攻方向,規劃建設細胞醫學產業園、生物制藥生產基地以及國際新技術產業園、電子信息產業園,吸引芯片設計、算力算法等領域頂尖資源、高端人才聚集,完善“引育留”全鏈條服務體系,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提供更多與青年相適應的優質干事創業平臺,引領青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厚植青年高科技人才發展沃土。
二、做實服務青年新舉措,持續增強人才集聚吸引力
圍繞優化青年人才發展“生態圈”,不斷豐富政策“工具箱”,用心用情用力服務青年、成就青年,形成近悅遠來的人才集聚效應,人才資源總量居全市首位,獲評“青年人才首選山東20強”城市。
(一)挖掘對接多端需求,搭建青年人才發展綠色通道。瞄準企業端,通過舉辦政策宣講、專場招聘、生源信息和人才推送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招聘引才提供全鏈條服務。瞄準產業端,圍繞重點和優勢產業,分領域研究人才引育支持政策,組建金融、文化等行業人才聯盟,完善“歷山英才”線上服務平臺,繪制“產業人才地圖”。瞄準青年端,統籌“揚帆計劃”“青鳥計劃”等載體,舉辦“名校優才歷下行”“青年學子看歷下”等系列活動,見習基地常態化提供崗位1740個,舉辦畢業季專場招聘100余場,發布崗位信息5.3萬余個。
(二)推進平臺項目融合,延展青年人才引育服務鏈條。搭建創業服務平臺,堅持創業培訓、創業大賽、創業服務三位一體協同推進,共培訓6600余人,連續舉辦10屆“魅力歷下 創業沃土”創業大賽,今年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260余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500余萬元。發揮產業項目引才作用,聚焦科技金融、信創、生物醫藥等特色園區,充分利用青企峰會、“魯港”驛站等平臺,進一步擴大人才引育留用空間。強化產研一體支撐,舉辦高層次人才技術成果對接會,形成“應用場景機會清單”和“引才圖譜”,推動供需雙方精準對接、產學研深度融合。
(三)推動發展環境優化,做強青年人才綜合保障體系。突出精細化服務,開發“小泉”人才工作AI客服,制作人才政策“口袋書”,定單式推送、點單式解讀人才政策。突出全域化服務,高規格舉辦全市首屆“海右人才節”歷下分會場系列活動,線上、線下參加人員近5萬人。突出國際化服務,構建濟南中央商務區“15分鐘品質生活圈”,打造CBD國際人才服務港,開設涉外服務、創業診療等7大功能板塊,為各領域青年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
三、構筑綜合賦能新生態,切實強化環境友好軟實力
聚焦“把青年留在歷下、扎根歷下”的目標,從青年視角出發,更好滿足青年多元化、多層次發展需求,推動青年發展工作行穩致遠、篤實前行。
(一)加強政治引領,進一步凝聚青年奮進力。加強陣地建設,形成紅色教育美德尋訪地圖,為青年“城市行走計劃”賦予豐富內涵,切實培養青年“聽黨話、跟黨走”的行動自覺。各級黨團組織和青年社團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線上“云學習”“微團課”、線下“非遺手工秀”“紅色劇本演繹”等沉浸式體驗紅色主題教育受到青年喜愛。以“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品牌創建為激勵,舉辦青年崗位技能大賽、比武大會等10余場,為青年施展才華搭建舞臺。
(二)加強服務保障,進一步提升青年幸福感。針對青年安居需求,建設青年驛站8處、優徠青年社區公寓350套、青年人才公寓400余套;落實新市民、青年人保障性安居政策,今年共籌措房源3438套,發放租房補貼2775余萬元,撥付購房補貼7800多萬元。積極回應青年家庭責任所盼,新建、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10處,增加學位6630個,廣泛開展課后延時服務;豐富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場景方便就醫用藥,民生事業持續優化升級讓青年扎根歷下更安心。
(三)加強環境建設,進一步增強青年歸屬感。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新增6座城市公園,打造7公里彩色慢行綠道,讓青年在體驗“生態顏值”中共享發展紅利。不斷完善城市休閑功能,打造“3小時旅行圈”,發展“6公里半徑微旅行”,設計推出社區寶藏打卡點位、社區漫游路線等活動,讓青年旅行“特種兵”體驗泉城特色“慢生活”。聚焦青年主力消費領域,以“山東手造”為核心,打造青年特色休閑場所、商業街區、運動場所,讓廣大青年的業余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下一步,歷下區將全力強化青年友好政策供給,優化青年發展社會環境,搭建青年出彩建功平臺,不斷提升城市對青年發展的承載力和吸引力,建設青年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逐夢之城。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