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廣東重磅發布廣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一經印發,立即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建設這五大都市圈有何考慮?又該如何建設?羊城晚報記者帶著上述問題,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學者,解讀此次規劃在區域與產業發展、城市規劃與設計方面的安排。
堅持市場導向,實現都市圈優勢互補
“從全省來看,廣東區域之間的差異不小,亟須一套整體性的規劃文件來謀篇布局。此次出臺的五大都市圈規劃為解決省內區域間的發展差異提供了契機?!睆V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研究員朱元冰認為,“規劃的出臺能讓各個都市圈的發展各有側重,優勢互補,有利于達成競爭有度、合作有規的局面,最終實現‘1+1>2’的效果?!?/p>
記者留意到,五大都市圈在發展規劃中均強調,要強化都市圈產業分工協作和產業鏈配套,激發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形成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針對這一表述,朱元冰表示,規劃的出臺能促進大灣區、粵東、粵西、粵北四區的有效互動,讓大灣區所積蓄的能量更好地釋放到其他區域,帶動其他區域發展,同時串聯各地資源,推動省域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實現改革、開放、創新的有機結合。
為推動都市圈的長遠發展,朱元冰建議,各大都市圈內的產業要素流動具有自發性,要堅持市場導向,更要平衡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同時加大基礎研發投入,提高廣東的科技能級。此外,還需健全產業資源與增量收益分配機制,促成各都市圈之間共贏式的長期合作。
創新理念,探索都市圈城市設計之道
在五大都市圈建設過程中,一個繞不開的工作就是城市規劃與設計。一份科學的城市規劃既能理順各都市圈的空間結構,又能合理利用其中的土地資源,進而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為確保各大都市圈在建設過程中,既能集約土地資源,又能保護人文歷史,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前院長孫一民從學術的視角,提出了一種以問題為導向的“精明營建”城市設計理念。
不同于以往粗放式的建設思維,“精明營建”是一種創新的設計理念,主張在城市建設前期大量考察,填補規劃和建設之間的鴻溝,從而更加精細化地解決問題。孫一民以琶洲西區為例,探討了這一設計理念的優勢所在。他指出,琶洲西區通過創新管理方式,建立“地區城市總設計師”制度,不僅降低了土地浪費,而且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該片區已被評為國內十大CBD。
孫一民表示,此次提出的都市圈建設應當可以破除城市間融合發展過程中的各種障礙,打破因行政邊界劃分帶來的僵化問題,這才是建設都市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